返回列表
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存在的主要问题
发布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0-07-23 12:42:49
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存在的主要问题

870°C脆性
 脆性转变温度和缺口敏感性含铬量超过15%的普通铁素体不锈钢(经正常热处理后)对缺口十分敏感,其脆性转变温度一般均高于室温,有缺口才显示室温脆性,若含铬量增高,缺口尖锐度即增加,脆性转变温度随着升高,至870°C,其切口敏感性才完全消失。
 475°C脆性
通常铁素体不锈钢加热至高温,基本上不出现奥氏体相变,因此很难经淬火形成马氏体而产生明显强化,但是经处.理后,能明显提高强度和硬度,可是塑性和冲击韧性却明显下降。
含铬量> 12%的铁素体不锈钢,加热至340~ 540°C时,经一定时间后,钢的硬度增加,冲击韧性显著降低,特别在
475°C时最为严重,称为475°C脆性。形成原因是由于一种富铬(Cr61%~83%) 的a' 相的沉淀析出所致。a' 相的析出不仅带来脆性,而且显著降低耐蚀性能。
σ相脆化
铁素体不锈钢在500~925C温度范围内加热或停留时,同样会使不锈钢产生严重脆化,脆化的原因是由于σ相析出。由于σ相是一种无磁且高硬的脆性相,因而常引起钢的韧性下降。σ相产生于晶粒边界。焊时长时保温能形成σ相,使钢的硬度提高,塑性显著降低,缺口韧性及耐腐蚀性也降低。冷加工也会增大σ相的析出速度,提高铬含量将显著加速σ相的形成。若重新加热至800°C以,上,保温1h或更长时间,使σ相溶解后速冷至室温,则可消除σ相。
高温脆化
普通高铬铁素体不锈钢(间隙元素如碳、氮的含量在中等以上时),加热至950~ 1000°C以上,急冷至室温,其塑性和缺口韧性显著降低,这称为高温脆性。若重新加热至750~850°C,可以恢复其塑性。
高温脆性十分有害。在焊接、进行950C以上等温热处理或铸造工艺过程中,均可出现这种脆化,同时耐蚀性也显.著降低。
晶间腐蚀敏感性
综上所述,普通高铬铁索体不锈钢不但引起脆化,而且带来晶间腐蚀敏感性,尤其是当温度超过900~950°C以上而后快冷时,具有十分敏感的晶间腐蚀倾向,若重新加热至700~850°C左右热处理,可消除晶间腐蚀敏感性。使用普通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必须注意防止“475°C 脆性和σ相脆性”。可通过800C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快冷予以消除。焊接或高温淬火,因经过其相应脆化温度区的时间短暂,故一.般来不及出现脆化。
铁素体不锈钢用途之所以有限,与上述因素有关。